一、课题组介绍
刘莎,大湾区大学(筹)物质科学学院研究员。东莞市高层次人才。于2019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加入大湾区大学(筹)。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共22篇, 其中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包括共同第一作者)发表1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粤莞联合基金地区培育基金等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
课题组主要聚焦于“有机、钙钛矿(电池、探测器)器件”领域,正在寻找背景相近,才华横溢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制备与表征相关器件及其物理机理研究。
二、联合招收导师介绍
邓敏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研究院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化学系,后于香港大学获取化学系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大学的Institute of Molecular Functional Materials实验室和香港大学-TCL新型印刷OLED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担任Research Officer(专职研究员)。2021年获评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B类,入选高层次海外人才项目。长期致力于发光材料、碳材料以及OLED器件的制备,取得了创新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主要从事金有机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合成、发光特性的结构调控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是储能、有机/无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近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已发表 60 多篇高质量论文,当中包括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CIE,引用超过 2300 次,拥有专利 20 多项。
三、招聘方向
有机、钙钛矿(电池、探测器)器件。
四、招聘岗位及职责
(一)招聘岗位:博士后2名;
(二)岗位职责:
1.协助完成课题组组长的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等科研材料。
2.独立或协助申请各类科研项目。
3.协助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
五、应聘条件
1. 具有或即将获得材料、化学、物理等专业背景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具备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勤劳诚实有上进心;
4.在本专业领域发表或即将发表研究论文,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六、薪酬待遇
1.聘期2年。A类博士后综合年薪不低于45万元(含地方政府资助,下同),B类博士后综合年薪不低于40万元。入选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综合年薪不低于60万元。根据科研工作业绩表现,课题组提供相应的科研绩效奖励。
2.除综合年薪外,学校高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发放租房补贴。
3.提供工作开展所需科研条件及学术交流机会。
4.支持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级以上重点博士后资助项目,地方政府按1∶1给予配套资助。
5.出站后留莞工作的,东莞市给予50万元生活补助。入选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出站后留粤工作的,广东省给予40万元住房补贴。
6.支持博士后申报东莞市有关人才项目,享受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励、医疗保障、创业扶持、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工作地点松山湖科学城,享受带薪年假、健康体检和校内餐厅等福利待遇,学校按属地政策协助解决子女入园入学。
8.对于优秀的出站博士后积极推荐申请校内相关岗位。
七、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个人完整简历:包含自本科起详细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学术论文列表、承担(参与)科研项目等,附学历学位证明扫描件;
2.代表性研究成果: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奖励情况等不超过3项;
3.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2至3封(含博士导师推荐信)。
请将材料1、2合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命名包含您的姓名,发送至:shaliu@gbu.edu.cn,邮件主题为“博士后应聘”,并请推荐人将推荐信直接发送到上述邮箱。
招聘长期有效,招满即止。